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收集3篇)

时间:2024-09-08 来源: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范文篇1

戏曲的用景问题比较复杂,包含着戏曲的演出形式、时间空间的处理,戏曲的特殊表演以及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等问题。戏曲舞台美术家的艺术实践一直在进行之中。现仅就个人的学习和实践谈谈对戏曲用景的看法。

我国戏曲艺术特点是分场(上下场)的演出形式,虚实结合的表演手法,舞台时间空间的自由处理。基于这些特点产生了戏曲舞台表现景的特殊形式,演员的虚拟表演+检场人十一桌二椅+砌末,可称为虚实结合表现景的方法。解放后除检场人被废除,其它的手段仍然在戏曲舞台上使用,虚实结合的原则仍然存在。

时代的前进,人们欣赏习惯的改变,舞台艺术的发展,促使戏曲表现景的方法向前发展。解放后戏曲舞台布景的发展最为突出,表现为多元化风格的布景在戏曲舞台上的出现,有屏风式、帷幕式、大道具式、国画式、图案式、剪纸式、绘画式等等。多元化风格布景的使用丰富了戏曲舞台的色彩,有助于揭示戏的主题,烘托剧中人物,也满足了观众视觉形象的美感要求,从而达到了较理想的状态。

这里提出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戏曲舞台上虚实结合表现景的方法在“实”的那一部分得到这样广泛的发展呢?这里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是西方艺术的引进,表现为变化多端的灯光,透视空间的多层次的布景的理论与实践,使中国舞台美术焕然一新。而传统的“门帘台帐”、“一桌二椅”,则抑制了观众的审美要求,构成了艺术家们吸收外来艺术,改革民族艺术的动力。改革包括从剧本文学到导演制的确立,音乐、表演、唱念、服装、化妆等,几十年来都在改革中,戏曲表现景的方法也在发展变化,首先向西方、向歌剧、话剧学习,与时俱进,兼收并蓄,兼容并包,这是事物的永恒规律。就当前来讲,客观的影响和主观的要求是促进戏曲布景发展的外部条件。戏曲布景发展的内因就是虚实结合的“实”字,它是发展景的内部根据。

戏曲舞台上对于门的表现是有虚有实的,《柜中缘》剧中的门是通过许翠连的虚拟表演,塑造了门的感观性存在,与实物的桌椅存在,形成呼应,这是虚拟门的例子。还存在虚拟表演加替代物的柜子,如《柜中缘》剧中一场的柜子,是背拷前的一把椅子,放上椅披,加演员的表演达成与前者的同一效果。由此可以看出,戏曲舞台上表现手段基本上有虚拟、实物和替代物,由于戏的要求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表现方法,为我们戏曲布景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戏曲舞台上表现骑马的手法可算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精华,它为在舞台上表现广阔的场景。武士的英勇善战,提供了表现力极强的手段,它是借助马鞭,通过演员的虚拟表演来表现马的。表现乘轿更是多种多样。《李豁子离婚》剧中是通过演员的虚拟表演来表现乘轿的,轿夫和乘轿人富于节奏的优美舞蹈表演,令观众心花怒放,如醉如痴。表现水的也有多种形式,有用抖绸子方法表现水的,彩头班中是用“水辊子”造成波浪滔天的效果。现在舞台上常用来表现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演员的虚拟表演表现的,另一种则是用象征性的水旗来表现水的。

在戏曲舞台上,同一物体用不同的手法表现的例子是很多的,表现火,有火彩、有火旗;表现船,有虚拟,有实物加表演的;对于景物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虚拟,有实物,有象征,有替代物,因此,戏曲使用布景不是完全外加上去的,而是自身存在着可以用景的因素,在外因的诱导下,戏曲布景才有今天这样一种蓬勃发展的形势。

戏曲剧团在全国文艺团体中占绝大多数,接触群众面广,要有多种演出形式满足各方面观众的需要,根据不同剧种、剧团演出的戏和所在地区的不同,接触的观众不同,创造出多种风格的演出形式,才有利于戏曲舞台美术的发展。而戏曲布景则在虚实结合的基础上发展,绝不是在“实”的方面可以无限制的发展,这里有两条原则,一是从戏出发,二是服从表演的需要。很多传统剧目场次多,时间空间变化大,就宜搞中性景。有些新改编的传统戏场次比较集中,景就可以是另一种搞法。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一般很少有传统戏的结构方式,更有搞景的余地,不管戏多么集中,时间空间变化多么少,在表演区里与戏无关的东西都尽可不要。戏曲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唱念和表演上,唱念一般与景矛盾不大,表演却与布景关系很大,不管什么风格的布景,都不能防碍表演;而应该烘托表演。为表演提供条件。很多戏,舞台的表演空间都要求开阔。戏曲使用平台一般比歌剧、话剧要少,原因是戏曲演员的台步大多有锣鼓经约束,节奏感很强,上下平台过多,往往妨碍表演。不考虑戏,不为表演服务的布景是没有价值的。

在创作中,设计布景重在抒情,要深刻、准确鲜明地把一个场景中所发生的事情及人物的思想情绪表达出来,从而为观众接纳。我们通常把戏曲艺术的表现方法称为“写意”的,是因为在戏曲艺术的各方面存在着“切割”方法,割断了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使角色A可以在众人面前,充分的表现人物的复杂的内心世界,而角色B却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表现舞台环境方面“切割法”的使用是很多的。达到即点明主题环境又是写意的效果。

戏曲布景的发展必然要与戏曲改革的步调相一致,即剧本、导演、表演必需与布景形成协调关系的统一。戏曲剧团当前所面临的现实是演出场地多变,保留剧目多,剧目轮换上演,每天都要拆台装台,外地巡回演出运输也是问题,这种情况使布景的共用问题提上了台面。戏曲的衣箱盔箱是不分朝代的,除现代戏外什么朝代的戏都能演,我觉得这也是对戏曲舞台美术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对其进行总结评论的必要。戏曲的历史从宋朝算起也有近千年,源远流长,在谈到戏曲舞台美术的发展时,又不能割断传统,向外国学习的时候只能吸收消化,变成发展民族艺术的养料,因此,我们在戏曲布景的设计时,要看到它一点一滴的创新。一些新编剧目革新的步子大一些是有可能的,在舞台美术上面革新的机会还会有的,只要戏曲题材有变化,用景在后期还会有发展的。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范文篇2

初探体验经济为新农业的发展提供平台,一方面新农业发展需要多元化和特色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中就指出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另一方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劳动教育,发展相应的学农实践基地,为参加农业生产等提供保障,要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启发、互动与探究式教学,推动教育趋势要向体验教育、启发式教育转化,其中农业体验教育受到了广泛支持,兼具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的教育农业应运而生。教育农园以农业为基础,以体验为形式,以教育为目标,注重启发式教学,已成为中小学生课外个人能力提升的最佳选择。

1教育农园

1.1教育农园概念研究

目前关于教育农园的概念尚未统一,学者张海[1]认为教育农园应以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并兼顾其他人群,利用农业文化、自然生态、乡村风俗、农业生产、动植物等资源,提供认知、体验、教学活动,同时具有休闲娱乐性的一种农业专类园。罗依浓等[2]学者认为教育农园是依靠农村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为城市中青少年提供农村生产生活体验,并具备科普教育和农业生产作用,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并发挥良好的资源整合配置的作用。本研究的教育农园基于中小学生人群,以围绕“农”形成的生产、生活、生态景观资源为教育来源,并通过农事或与其相关的体验活动来达成教育目的,这一类地块不只是在乡村,也包括在城市中的具有弥补农业方面教育的地块。教育农园以教育为目标,以农业资源为载体,与市场上的其它休闲旅游产品相比,其教育意义是重点。相较于学校教育以培养和选拔人才为主,教育农园更多是科普教育,重在培养孩子的个性以及启发思维,有助于孩子学习、工作和生活思维方式的改变。

1.2教育农园景观设计研究内容

对于教育农园的研究,从政府、经营者、使用者三个相关联人群角度进行分析,政府主导宏观发展,经营者旨在经济效益最大化,使用者着眼于体验需求,而景观设计是站在使用者角度。景观设计具有文化性、景观性和使用性三大作用,据此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教育农园景观的三大要素,分别是教育要素、空间要素和设施要素。因此,本研究着眼于中小学生这一使用主体人群,对教育农园景观设计的教育、空间、设施3个要素进行分析,并依据现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

2教育农园景观设计发展现状

2.1教育农园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以教育为名的农园多且杂,按照景观资源总结出教育农园三大类型与相应的景观特点,以相关案例为支撑,对教育农园景观设计策略进行分析。教育农园景观包含生产、生活、生态三大方面,通过总结分析,教育农园景观问题体现在:第一,在教育上的景观体验活动类型单一且数量少,游客体验性差;第二,贴着教育标签,定位不明确,空间功能布局不合理,景观环境差;第三,缺少相应的配套设施,基础管理不到位,服务质量不达标。针对农园的实际情况,要使教育农园从同类型的休闲农园中脱颖而出,必须抓牢教育这个关键词,突出某一方面的教育优势,会比三方面都一手抓的农园更具有竞争力与特色,并利用好景观这一手段,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3-6]。

2.2教育农园的类型

教育农园可分为生产教育型、生活教育型、生态教育型三大类(表1),划分依据一是基于本课题对教育农园的定义,以生产、生活、生态资源为教育来源;二是将乡村三生理论作为指导,乡村三生系统是指经济生产系统、聚落生活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据此将教育农园按照景观资源进行分类较为科学。教育农园的教育源自体验,景观以生产体验、生活体验、生态体验为方向,使农园景观具有针对性和独特性[7-8]。结合三生理论各类型的景观资源特点,发现生产教育型农园、生活教育型农园、生态教育型农园3种类型分别有以下特点。生产教育型农园主要营造农业生产环境,生产资源有农、林、渔、畜牧,涉及农业生产整个过程,包括育种育苗、饲养栽培、管理、收获、加工、观赏、食用等,教育以农事体验活动为出发点,如种植、认养、采摘、创意手工等。以台一教育农园为例,主打生产景观,集农业生产、教育多元发展,以种子的一生为设计理念,景观设计利用花这一产业,并将其巧妙用于教育,规划了植物科普、花卉手工、蔬菜种植、机械播种、有机栽培等体验区块,生产空间规划合理,活动丰富多样,在强烈的景观氛围中达成寓教于乐的目的[9]。生活教育型农园是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背景的,围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进行教育,如日常劳作、民俗节日活动、乡规民约、以及风土人情等。以上海创智农园为例,这是一个位于开放街区的社区农园,属于生活空间的一部分,致力于儿童自然教育与体验,促进居民与自然的互动,景观规划有一米菜园、互动园艺、公共农事、朴门菜园等区块,教育活动包括开放的自然教育课程、专业沙龙、农夫市集、植物漂流等,按照居民的生活日常需求打造集日常服务、社区互动、自然教育三位一体的景观,可参与性强[10]。生态教育型农园突出自然生态环境,如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动植物等,以维护生态平衡为核心,景观包括一系列对生态环境的修复、改善和保护活动。例如美国霍桑山谷教育农园,这个农园起初由鲁道夫·斯坦纳教育农业协会建立,目的是以有机学理论为基础实践生物动力农业,旨在形成一个自我包含的、充分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农园经过多年发展规划了包括幼儿教育到十二年级的分级教学,景观设计以自然生态牧场为基调,开辟了各种与分级教学课程相衔接的区块,教育活动包括农作物种植、搭建房屋、认养、学习气象学、研究乳制品等,儿童可以在实践中感受科学教育,体会农业生态。

3教育农园景观设计的策略建议

教育农园景观设计需要紧扣游客需求,把握市场的导向,按照政府的政策目标,依托农园自身的优越资源,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前提下,始终贯穿寓教于乐这一目标。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教育农园,景观设计都要围绕教育、空间、设施3个要素,故提出丰富体验教育活动、改善体验空间环境、提升体验设施品质三大策略,以全方位提升游客在教育农园中的体验感。

3.1丰富体验教育活动

这一策略主要体现在互动性景观项目设置上,体验设计结合农业规律、教育需求和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对个体、有组织的集体活动等形式有所区分。教育农园重在教育特色,来体验的学生大多会以自身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活动项目,在得到沉浸式体验的同时,满足学生自我主导的需求。根据活动类型,通常由学生兴趣以及能力所主导这一特性,提出建议:一是为满足学生需求的空间布局要合理,活动类型要丰富,综合考虑解说学习型、五感体验型、手工创作型、场地实践型、游戏拓展型等多种活动类型;二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景观项目按照中小学生的年龄能力综合考虑多种难度系数的体验项目,充分考虑到孩子对教育的接受度,让孩子在愉悦氛围中实践、学习并得到成长。

3.2改善体验空间环境

景观空间设计着重于空间氛围的营造,让游客在各个功能空间中引绪变化。人在体验景观空间时,通过对空间的综合感知,重新整合各感知器官捕捉到的片面景观信息,从而获得对外在环境的整体性认识[11]。因此,在尊重现状、满足空间功能的前提下,设计的景观要综合多种感官刺激体验。儿童通过感觉认知世界,那么塑造结合五感的景观空间能够让儿童产生极大的兴趣。同样,基于中小学生爱好结伴同行的心理,在地形、道路、植物、建筑小品等景观的四大要素设计上,应着重服务于群体活动,旨在烘托环境氛围[12]。当人漫步于农园中,看到“春秋收万颗子”,听到“茅檐日午鸡鸣”,闻到“春风花草香”,尝到“好竹连山觉笋香”,感受到“汗滴禾下土”等环境氛围,让游客在这种沉浸式的景观体验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3.3提升体验设施品质

中小学生年龄跨度大,代表了孩子身高及智力水平相差大,基础设施要结合孩子实际情况,设计时要考虑突出教育内涵、利用农业资源、注重景观体验、提高艺术审美、保护生态环境。突出教育内涵重在突出景观的科普教育性,包括一些知识性标志标识介绍、智能化产品技术的使用等;利用农业资源是要符合农业的情景,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可以配合设置传统农业互动设施,如水车、石磨等;注重景观体验强调在保障儿童的安全下,顺应孩子的天性,充分发掘景观价值,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调动孩子玩耍好动的本能,设施需能让孩子玩,而不只是摆设;艺术是贯穿全园的重点,形式美传达的教育极大影响孩子的审美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就要求基础设施的材质以自然材料为主,支持可循环利用材料以及废弃物利用,设施建造宜选择环保材料,并加大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思想的运用,同时注重设计构成,包括图案、造型、材质、颜色效果,加强视觉心理认知[13]。此外,可以融入情景互动设施,让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直接刺激儿童的感觉,唤起他们的想象力与活力,达到人与景观互动的目的。

4结语

教育农园是顺应时展要求的产物,景观设计要紧跟教育农园的发展,充分发掘教育农园的农业价值与教育意义,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教育农园景观设计者要紧跟时展要求,要注重游客从农业体验中获得教育的需求,让教育农园更好发挥其农业生产、观光休闲及科普教育的功能,也让中小学生在景观体验中受到启发,主动探索,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海.教育农园的发展与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2]罗依浓,马尚平.教育农园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9):101-102.

[3]邵丽兰,陶晶.体验经济时代下关于教育农园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4):207-208.

[4]吴刘帅.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23.

[5]陈奕捷,李敏.农业与教育融合发展研究———从休闲农园到教育农园[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8,32(03):16-23.

[6]李玉清,徐敏轮,董维春.我国农教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18(04):24-30+93.

[7]童成程,吴冬蕾.浅析“三生整合”理念下乡村景观空间设计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21):90-91.

[8]郑豪.“三生融合”理念下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23.

[9]韦持章,韦优,卢艳春,等.浅谈新型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教育农园[J].中国热带农业,2016(01):68-70.

[10]刘悦来,尹科娈,魏闽,等.高密度中心城区社区花园实践探索———以上海创智农园和百草园为例[J].风景园林,2017(09):16-22.

[11]毛天慧.关于教育农园农业科普项目设置的思考[J].科协论坛,2017(10):32-34.

[12]凌翔,马军山.基于朴门永续理念下的城市农园设计与建设策——以中成智谷火车菜园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9,17(02):33-37.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范文篇3

关键词:生物医学材料;生物相容性;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引言

生物医学材料是一种毒副作用较小,生物相容性比较好的具有特殊性能和特殊功能的一种医用材料,它对人的生命,组织器官是无害的。它的发展是以提升人类卫生健康水品,疾病治疗,医疗保健为目的一种生物材料。生物医学材料主要以生物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材料,生物医学复合材料及生物金属材料和生物医学衍生材料为主。现如今生物医学而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和科研领域。

一、生物医学材料的分类

1、医用高分子材料

所谓生物医学材料领域中发展最好的领域,医用高分子材料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发展非常迅速,现如今医用高分子材料已经研究出了许多性能量好,应用广泛的制成品。医用高分子材料有很大的便利之处是原材料比较容易获取,加工制成品比较简单,而且研究发现人体大部分组织器官的软组织部位,比如血管,呼吸道等都是由高分子材料构成,这一特点使得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生物陶瓷材料

生物陶瓷材料也可以因为其化学组成而被叫做生物无机非金属材料,它也是具有大部分生物医学材料共有的生物特性,它是一种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医用高分子材料相比生物陶瓷材料化学性质极其稳定。从性能上来讲,生物陶瓷材料与生物体具有高度亲和性,毒副作用非常小,也很少与生物体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由于生物陶瓷材料的这些良好特性,近年来也逐渐被研究开发,现已经普遍受到关注。生物陶瓷材料可以分为惰性生物陶瓷和生物活性生物陶瓷。每类生物陶瓷材料都逐渐被广泛利用。

3、医用金属材料

生物金属材料顾名思义具有很强的机械强度,因为这种材料的组成主要是金属或者合金,它的化学组成决定了此种材料具有很好的抗疲劳特性。钛合金和钴合金就是被广泛使用在临床上为人所熟知的医用类金属材料,另外还有不锈钢。它们三者常作为植入材料,主要运用于骨和牙等硬组织的替换。比较常用在临床上的是贵重金属例如金,银和铂,当然一些常见材料比如铁、镁及铜等都有应用于临床试验上,只是这些金属的生物特性不是很好,因此尚未受到专家认可。

4、生物医学复合材料

生物医学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混合而成,比如现运用于临床的一些生物传感器就是由高分子材料结合生物高分子形成的。另外,人工骨头也可以有碳和钛复合而成。

5、生物医学衍生材料

生物医学衍生材料是将生物组织进行特殊处理形成的,虽然它已经不具有生物活性,但是由于它有着天然生物相同的构型因而在人体修复和替换的过程中成功率比较高。

二、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现状

生物医学材料作为一项发展迅速的高新技术产业,它的发展已经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现如今随着分子材料和人造器官的广泛使用,生物医学材料交叉着诸多学科成为创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学材料的运用虽然在亚洲地区发展较快,但目前还主要在经济发达国家具有竞争优势。发达国家现已逐步形成生物材料工业体系,创新材料制成产品比较多,每年的销售额也非常巨大,甚至可以达到药物市场的销售额。目前,主要的生物材料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人工器官、人工关节、人工股骨头都是运用生物医学材料来替代的。

三、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前景

生物医学材料作为新技术革命中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就我国而言,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交通拥挤及卫生医疗状况需要改善的国情来讲,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医疗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行业创新的提升具有迫切需求。生物医学材料工业体系解决了众多疾病难题,促进了医疗水平和提高了疾病治疗成功率。现如今,国家已经充分认识生物医学材料的V大发展前景,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究、仿制到创新。在全区,如今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已经能够与汽车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相比,销售市场和销售额大幅度扩增。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医学材料具有如此强大的经济竞争实力,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我国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不仅面临国内设施条件的制约,而且被发达国家的材料工业体系所发展的巨大市场所冲击着。我国争取在新技术革命中能够占一席之地,必须加大对生物材料的研究和运用,从仿制到创新,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的同时也要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迅速转化成产业成果,重点突破,追踪生物材料的前沿,形成竞争优势。在国家的重点关注和支持的情况下,生物医学材料这种高新技术产业即将在中国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天白,胡汉杰.功能高分子与新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95~98.

[2]冯凌云,陈晓明.生物陶瓷材料的生物学性能评价[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8,(18).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描写花的作文600字 描写花的作文600字托物言志 2024-09-09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收集3篇) 2024-09-08

金秋优秀作文(整理6篇) 2024-09-08